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江苏教师发展研究 » 成果展示

学前8月:尊重孩子,顺势而为

同时展开童话剧与新年演唱会,并且这两个活动都是在同一个主题下,必须有着高相关内连接,这对于小班上学期的孩子们有一定的困难。在活动展开之前,我们对可能出现的困难进行了罗列,以便在设计活动的时候能够将这些难度降低或化解:

一、我们的思考:

1、童话剧和演唱会歌曲的选择可以有哪些相关的:剧情、角色、表达的价值等等。小班上学期的孩子适合选取什么样的相关内容。

2、两个活动同时进行,怎样使之相辅相成,尽量减少两个活动的相互干扰。

3、游戏化的过程是我们在排演的过程中追求的终极目标,也是让孩子能够在活动中有所发展的唯一途径。对于小班上学期的孩子来说,怎样使过程游戏化和较好的舞台表演能够同时呈现。

二、我们的解决方式:

   1. 合二为一:融演唱会曲目于童话剧之中

也就是说:童话剧主要以角色间的对话展开,那么演唱会就以角色的介绍式演唱展开。角色的自我介绍式的歌曲可以作为童话剧其中的一个部分。这样也就是说,排演了演唱曲目, 相当于排演了童话剧的部分内容。而且角色间不会出现混淆的状况。这样的设计已经解决了两个活动相互干扰的可能性。

   2. 化繁为简:选择最容易入手和最简单的形式

     我们班级选择的绘本是《我喜欢我自己》,在绘本中,可以根据这些方向来寻找相应歌曲:剧情、角色、人物关系、价值内涵。对于小班来说,角色是最简单最直接的维度。

     简单的角色:

      角色是孩子们对这个绘本剧首先能够感知的内容,同时, 角色的特征也是这个绘本剧最终所要表达的价值的承载(绘本所要表达的是一定自我认知)。所以, 我们决定就用绘本剧中四个角色作为演唱的备选内容。四首歌曲,似乎不是常规的新年演唱会的形式(一般我们直选两首)。但是这又有何妨,与主题相结合不必拘泥于常规,更何况四首歌曲和班级分成四组正好契合!

     简单的歌曲:

     四首歌曲的话, 每首歌曲就不用那么复杂,根据我们的需要, 将每首歌曲剪辑成我们游戏设计的需要。简单、单纯、重复,符合小班孩子的接受能力的特点。

3. 以动代静:游戏的形式决定游戏的排练过程。

     众所周知,小班的孩子是很难整齐划一地做到什么, 他们表现出来的更多的是未加修饰的天性,所谓的活动规则、表演的荣誉都不能理解。但是他们能够理解游戏规则,遵循游戏情节。因此,我们根据每个动物的自我介绍歌曲,剪辑歌词,将动作设计成可以自由活动的游戏。比如:小蝴蝶,设计成蝴蝶飞飞飞(孩子自由飞动), 找朵小花闻一闻(找到一张椅子站定);小青蛙:蹦蹦跳跳找害虫(孩子自由跳跃),找到荷叶唱唱歌(找张椅子坐下);萤火虫:打着灯笼到处飞(孩子自由飞动),找朵小花照一照(找张椅子站定);小鸟:小鸟飞出去玩耍(孩子自由飞动);天黑赶快转回家(找张椅子休息下)孩子们只要掌握动、静两个动作,就可以熟练地进行游戏。四个动物的动作通过这样的游戏很快让孩子熟知。每词孩子选择不同的角色游戏相当于在一次次地排练。排练的过程就是游戏的过程。

 

   4. 标签分组:帮助孩子明确自己的角色意识

      我们是以游戏地方式玩四个小动物的韵律活动的。四个角色,在就开始的时候,孩子们都能熟练玩转每个小动物,他们并没有固定的角色意识。于是在游戏的过程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混淆:游戏之前孩子选定了角色,游戏的时候又忘了自己的选定,游戏的时候就出现了场面混乱。口头的分组协定对于大多数小班孩子根本不起作用,于是我们决定给他们“贴标签”。我们到复印中心打印了很多四个角色的不干胶, 每次游戏前, 自己选择不同的角色, 拿不干胶贴在衣服上,孩子们就骄傲地变成了“蝴蝶”“青蛙”等不同的小动物,不同的动物自然地就站在了一起,每次出场也井然有序!同样在舞台上的分组, 我们也用不干胶贴在了台阶上, 不同的小动物自然就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这样原本需要我们把他们拉来拉去对角色、找位置的过程就这样用一张不干胶解决了所有的问题,排练的过程轻松而愉悦。

 

    这些让我们在排练过程中的比较成功和顺利,并且有一些让让孩子们感觉比较愉悦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在观看其他班级的演出之后,尤其是在和城东部的小班交流之后,我发现,活动过程是否游戏化,从活动的创意之上就能窥见一斑, 一个游戏化的情景化的童话剧或演唱会,其排演的过程必然是有趣的,游戏的,呆板的节目呈现不可能有游戏化的过程。所以,在我看来,不管是童话剧或是演唱会, 其创意是第一位的,她包含着老师的各方面素养。与其说,童话剧发展了孩子们各方面的能力,还不如说,童话剧考验了老师各方面的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