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江苏教师发展研究 » 成果展示

历史201906:身边的历史:吴稚晖与南菁书院

身边的历史:吴稚晖与南菁书院

                                       薛权开

为撰写地方史校本教材,查找、整理南菁高中的校史,发现辛亥功勋、民国要人吴稚晖曾在南菁书院读书,并发生过一些很有意思的故事,极其符合其性格特征。兹简述如下:

南菁书院是清末江苏全省最高学府和教育中心,由江苏学政黄体芳在两江总督左宗棠和清末状元张謇的鼎力支持下创建,时在光绪八年(1882),命名取意朱熹名言“南方之学,得其菁华”。

小城江阴,是江苏学政衙门所在地,一省学政在省城之外驻节,这种情况在古代并不多见。惟其如此,南菁书院才能在这里落地生根,发扬光大。也因有书院之设,江阴愈益成为“文化枢轴”,“彬彬为人文渊薮”。学政黄体芳卸任,继任者为王先谦,后更有杨颐、溥良、瞿鸿禨等人。书院山长由张文虎、黄以周、缪荃孙、林颐山、华世芳、丁立钧等人陆续担任,学生则有吴稚晖、钮永建、唐文治、田其田、孟森、夏仁虎等。

吴稚晖(18651953),联合国“世界百年文化学术伟人”荣誉称号中国人唯一获得者,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中央研究院院士,出生于江苏武进的雪堰桥,1902年加入上海爱国学社,参与《苏报》工作,与章太炎齐名,1916年推动勤工俭学运动,周恩来、蔡和森、陈毅、李富春等人都曾因之得以留法,1953年卒于台湾。在南菁读书期间,吴稚晖干过两件“大逆不道”的事。一是江阴知县过孔庙未下轿,吴认为“非圣无法”,有辱斯文,率书院同窗向轿内投掷石块,砸得知县鼻青脸肿,喝令将吴稚晖捉回衙门。按大清律例,举人与知县同级,后者捕拿前者有违“王法”。南菁书院山长黄以周据理抗争。知县自知理亏,违法拘禁更是罪加一等,事情闹大,恐不利仕途,便向吴道歉,并用轿子将其送回,息事宁人。

另一件事是:江苏学政杨颐走马上任,宴请亲朋时坐画舫,吃花酒,征歌取乐。吴认为一省最高教育长官如此粗俗,有失体统,败坏士林风气,便邀集田其田等人,穿四开裤箭袖袍,头插松枝胡萝卜,手持草纸,扮作一副滑稽相,在学政衙门的门口拦住杨颐狂呼:“生员叩见大人,请赏花酒三杯。”说完故意跌倒在地,四肢朝天,出杨颐的丑。一时人心大快。

入民国,南菁书院更改名为南菁学校,陆定一、黄炎培、顾明远、沈鹏、曹鹏、汪曾祺等都曾在此求学。建国后,几经风雨,“忠恕勤俭”的校旨毅然不倒,学校英才辈出。130年来,南菁为国家培养了3万多名专家、学者、革命家和建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