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江苏教师发展研究 » 成果展示

学前8月:读裴娣娜《现代教学论》(二)

读裴娣娜《现代教学论》(二)

靖江市阳光幼儿园  张斌

少年儿童主体性发展研究究竟研究什么?如何研究?最终取得什么成果?

作者用五个小节,分别阐述了少年儿童主体性发展实验研究的理论构想、设计思路、实施路径、方法论问题、阶段性成果以及重要启示。给我们绘制了一幅清晰的实验研究思维导图,呈现出一个生动的具有学术性、实践性、规范性和个性化特点的实验研究样本。

什么是主体性?根据哲学认识论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的有关理论,主体性是人作为社会活动主体的本质属性,它包括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基于这样的认识,研究者构建了主体性发展的三维结构。

研究者将少年儿童主体性发展分为3个特质层,12个分析单元。自主性发展分解为自尊自信、自我调控、独立判断决断和自觉自理四个单元,主动性发展分解为成就动机、竞争意识、强的兴趣和求知欲、主动参与和社会适应性五个单元,创造性发展分为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三个单元。每个单元又分为若干个具体行为表现而构成行为层。

围绕这样一个三维结构模型,我们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改变每一个单元的行为层来促进它的发展。

“实践是人特有的存在方式”,活动和实践是人认识发展的基础。主体性在活动中生成,在活动中表现,因此必须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以及主体参与的能力,通过主体和客体的双向建构以及个体和群体的双向建构,实现主体性的发展。

这些观点对当今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实施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这里我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个幼儿园微主题实践活动的案例。

靖江滨临长江,这里是伟大的渡江战役起点,被誉为“东线第一帆”升起的地方。70年前,一场“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伟大战役,在夜色和芦苇丛的掩护下,悄然又激烈地开始了。靖江,是渡江战役的东线主战场,靖江群众和子弟兵,在战役中英勇支前、奋勇杀敌,为解放全中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今年整个大靖江都在隆重纪念渡江战役70周年。这样的环境氛围也引起了孩子们的热议。在长江边,孩子们看到了东线第一帆的纪念船,于是开启了他们的探索之旅。“这条船是谁坐过的?”“它是干什么用的?”“为什么放在这里?”为此,我们大班生成了“东线第一帆”的红色体验微主题实践活动。孩子们开始了一系列调查、采访、参观、学习……。

活动一:参观靖江市博物馆。老师、家长和孩子们一起走进靖江市博物馆,参观靖江市纪念渡江战役胜利70周年收藏展,初步了解渡江战役,体验靖江群众齐心协力上前线、勇往直前渡长江的伟大精神。活动二:听英雄爷爷讲故事。寻访渡江战役老英雄,并邀请其来到幼儿园,讲述战役时亲身经历过的故事。活动三:伟大的渡江战役。家长、教师和孩子们收集大量的渡江战役影片、图片,投放到阅读区,让孩子们看一看、说一说。活动四:舞蹈东线第一帆。为了纪念渡江战役胜利,靖江文艺工作者创编了舞蹈《东线第一帆》,孩子们在音乐角尽情欣赏舞蹈的同时,感受军民“强渡长江”的顽强和不屈。活动五:红歌大家唱。孩子们挥舞着亲手制作的小红旗、用稚嫩的声音演唱《我和我的祖国》等经典红歌。活动六:红色童谣乐。师生共同收集大量材料,创设表演区,自编自演快板童谣《横渡长江》。活动七:画画东线第一帆。孩子们用手中的画笔描绘长江、帆船、解放军等渡江时的情形,抒发自己的崇敬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