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江苏教师发展研究 » 学术前沿

我国中小学教研组建设研究述评

[摘  要]  中小学教研组在我国基础教育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国中小学教研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主要集中在教研组建设的方法、教研组的作用、教研组的性质、教研组文化等方面,表明中小学校教研组建设已经开始从技术操作走向价值追求,从形式走向内涵。同时,教研组建设也存在诸多不足,如教研组建设缺乏系统性,教研组内涵建设缺乏教育理解,教研组发展缺乏保障机制等等。结合我国中小学教研组建设的实际和研究现状,今后教研组建设的研究应加强教研组建设的理论建构、关注教研组建设的现实条件、完善教研组建设的发展机制。

[关键词]  中小学教研组;基础教育;教研组建设

[作者简介] 徐伯钧,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副教授,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发展研究所所长,江苏省教师培训中心、江苏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副主任。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重点课题“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师培训体系建构研究”(课题编号:B-b/2015/01/066)的阶段成果。



在中国基础教育领域中,中小学教研组在基础教育发展和质量保障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新形势下,中小学教研组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推动学校内涵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日臻明显。因此,积极开展中小学教研组建设研究,对教学实践、教学理论的发展,对中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研究视角归类

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总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辑刊全文数据库中,分别以“教研组建设”、“教研组”为关键词,对1990—2014年间的文献进行检索,分别得到58条、196条记录;以“教研组建设”为主题,对1990—2015年3月间的文献进行检索,得到407条记录,合计661条。对661条记录进行辨别,去掉重复,删除无效文献,最终得到以主题“教研组建设”的文献为主体的有效文献487篇,其中研究生学位论文74篇(含3篇博士学位论文),比例为15.2%;期刊学术论文413篇,占84.8%。检索方案选取以主题为主,原因在于主题词经过了规范化处理,它对文献中出现的同义词、近义词、多义词及同一概念的不同书写形式等进行了严格控制,而关键词属于自然语言范畴,未经规范化处理 。[1]因此,为了达到较高的查准率和查全率,本文采用以主题词为主、以关键词为辅的检索方式。

按照全部文献资源的研究类型进行排序统计,发现以下几类研究视角比较突出,其中超半数文献的研究内容集中于教研组建设的方法,计256篇,占文献总数的52.6%;其次是关于教研组建设的作用,计87篇,占文献总数的17.9%;再次是关于教研组性质(8.6%)、校本研修(8%)、教研组文化(5.1%);另外还有7.8%的文献是关于教研组建设其它方面的研究。

(一)教研组建设的方法

教研组建设的方法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和要素,从研究对象资源分布看,可以归纳成以下五类,一是优化制度建设,规范教研组行为;二是精心设计方案,建立教研活动载体;三是建立评价机制,促进教研组持续发展;四是定位教研组长角色,发挥教研组长在教研组建设中的引领作用;五是遵循教研组建设的发展性原则。

优化制度建设,规范教研组行为。要理顺教研组与学校的关系,健全教研制度,明确教研组的性质和职责。[2]同时,要建立教研活动制度、考勤制度、教学及管理制度、青年教师及骨干教师培养制度、组内教师教研能力定量考核制度等。[3]除了这些常规性的教研制度外,教研组还要有随学校变革和教研组推进及教师发展状况而不断创新的制度,体现对教师发展的引领性与激励性 。[4]教研组制度建设必须走内涵发展之路,建立理论学习制度,以“学”促进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建立课题研究制度,以“研”促进学术氛围的形成;建立跨学科听课制度,以“听”促进动态的内化。[5]

精心设计方案,建立教研活动载体。教研活动是教研组成员共同研究问题的过程,共同研究体现了教研组的特征,教研活动是教研组建设的重要途径,抓好教研活动就是教研组建设最直接的反映。[6]策划有效的教研形式,如课例示范、主题研究、专家引领等,精心设计教研方案,统筹开展教研活动,可以提升教研组建设的有效性。[7]教研活动是教研组运行的基本形态,教研活动的设计与开展,需要推进日常研究形成教研专题,将专题研究融入常态研究[8]通过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促进教研组内涵建设的深度发展。[9]

建立评价机制,促进教研组持续发展。教研组评价机制的建立,应该遵循评价的导向性原则、客观性原则、科学性原则、认同性原则、发展性原则。[10]教研组评价指标要科学,促进教研组建设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并服从学校发展的整体要求,要将评价结果纳入教师发展价评体系,使评价的过程成为促进教研组团队建设的过程。[11]

定位教研组长角色,发挥其在教研组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在教研组这个专业共同体中,教研组长是核心,对教研组建设起着引领作用,他是教研组发展的规划者,教研组文化的培育者,课堂教学的示范者,教育科研的指导者,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教师培训的促进者[12],因此,教研组长应该具有良好的学科领导力[13]。为了能够充分发挥教研组长在教研组建设中的作用,学校、教科研部门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教研组长培训活动,加强教研组长的素质建设;需要建立教研组长激励机制,提高教研组长工作积极性;需要完善教研组长引领运行的机制,为教研组长领导力的发挥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14]

遵循教研组建设的发展性原则。教研组建设要坚持发展性,以“教师的发展为本”,引导和激励教研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教研组建设具有改革性,教研组建设的内容、方式、方法和目标要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研组建设具有行动性,教研组建设要树立行动研究的意识,不断完善建设方案与标准,促进教研组健康发展;教研组建设应具有导向性,要符合新课改理念,要有长远发展的追求,要有利于教研组自身的发展,还要符合学校整体发展要求。[15]

(二)教研组建设的作用

教研组建设在学校管理中处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环节,教研组建设的作用在文献中的论述颇丰,而且认识比较统一,主要集中在三方面,一是教研组建设可以提升教学质量,二是教研组建设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三是教研组建设可以促进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入。

促进教学质量提升。教研组作为学校组织教学和开展教学研究的基本单位,是教师进行教育科研、推进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组织,加强教研组建设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16]加强教研组建设, 使教研组活动能够真正得到落实,能够焕发教学研究的生机和活力, 可以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使教研组真正成为教师吸取教学精华的重要组织,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17]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研活动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方式上,对教师的教学活动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会对教师专业发展产生广泛的影响。[18]教师专业发展最重要的前提是更新教育观念,而教研组是更新教师教育观念的重要渠道,教师会在教研组这个集体中汲取营养、得到发展;教师的个人教学风格的形成与发展,更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学文化或教师文化,而教研组为教师形成教学文化、分享观念提供了广阔的舞台。[19]教师专业成长是个动态的过程,需要借助于共同关心问题的协作、不同层次教师间的交流,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教研组。[20]同时,这个动态过程还是一个由个体被动发展向个体主动发展再向群体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研组建设会引导教师走向自主发展的可持续之路,实现教师群体的共同发展。[21]

促进新课程改革深化。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研组承担着校本化实施国家课程、研究新的教学问题、自主开发并实施新的教研活动、培养发展新教师、生成新的教研文化的使命,它是开展校本研修、实施学校课程的“真组织”,将教研组建设成为一个具有学习型、实践性和研究性的共同体,可以推动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22]

(三)教研组的性质

一个组织的性质决定了它的发展目标、基本功能、主要作用、建设路径等,研究者对教研组性质的认识随着教育的发展而不断深入,主要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教研组是学校基本的教学研究组织,二是教研组是团队组织,三是教研组是学习型组织,四是教研组是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

教研组是教学研究组织。教研组是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规章制度建立起来的、进行集体教学研究的学校基层组织,是学科专业导向的实践性组织,它通过教师对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理性认识,提出具体的解决问题方案并付诸实施,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3]同时,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研究组织需要建立多种组织化学习方式,建立以自我更新为导向的个人学习体制,建立协作共享的团队学习机制,强调教师自身的教学经验及其对于经验的不断反思,以及同事间的合作与交流,最终使教师专业发展表现为基于认知理论的教师实践智慧的发展。[24]

教研组是团队组织。从新课程改革的实际需要出发,教研组是一个需要全体成员共同努力、协同发展、讲求整体绩效的教师团队。这种教师团队的建设需要根据组织结构理论设计组织结构,促使教师参与教学研究并在此过程中生成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25]作为团队组织的教研组,教师间的合作可以通过同伴指导的方式进行,且强调教师参与的自愿性,鼓励教师之间以合作的方式互助互学,并为彼此提供持续的技术性支持,如反馈意见,分享专业技能、理论知识和实践智慧等。这种基于自愿原则的同伴指导能够兼顾教师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层次教师的个性需求,体现团队组织的内部的发展性和外部的适应性。[26]

教研组是学习型组织。新课程改革大大地拓展了人们的视野教师们不再拘泥于技术层面的教学研究,加之专业学习社群概念的引进,需要将自身知识能力态度和情感等多方面发展作为追求的方向将教研组建设成能够激发内生变革动力的学习型组织谋求学校整个文化的改变。[27]学习型教研组可以在共同愿景的驱使下,最大可能地发挥教师的潜能与创造力,使成员改变陈旧的心智模式,推行教师间的真诚合作,以教育实践和教科研为载体,以团队学习、集体研讨为形式,最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28]

教研组是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建立需要组织成员拥有共同的价值观和愿景、持续的学习制度、有效交流的模式、成员间彼此信任和互助学习的氛围。从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特征维度上考察,教研组具备了专业学习共同体的组织文化。[29]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需要深入分析我国中小学教研组建设现状,建立教研组的教育生态。[30]

(四)校本研修的形式

校本研修是教研组存在的基本形态,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是校本研修最直接的动因,教师的专业素养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厚积。校本研修的内容非常丰富,教育教学的一切问题都可以成为校本研修的对象。而校本研修的形式随着人们对教研组性质认识等因素的变化也不断地变化。

一是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教研活动的重要形式,它有利于教师之间交换意见、碰撞思想、合作探讨、共享资源,实现知识共有,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目的。[31]但是,现状不容乐观,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重点难点、备方法等集体备课的基本要求不能得到落实,集体备课的功能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32]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认清集体备课的本质要求,集体备课的思维导向是同中求异,集体备课的功能是解决问题,集体备课的价值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满足学生个性需求。集体备课的互助合作是骨干引领与集体平等交流,它的主要任务不是设计教案而是校本研修。[33]

二是课例研究。课例是围绕一节课所展开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总称,它是对教学的全景实录,呈现着完整、真实的课堂教学过程。课例研究是教师对真实的课堂教学过程所开展的合作性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教师深入课堂,对自己或同伴的教学活动进行描述,并在与环境的互动中理解与阐释教学活动的意义,它以研讨“学生的学”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实际,揭示课堂教学的问题。[34]课例研究注重骨干引领,应避免教师在研修中同层次、等水平的重复,强调在真实自然的教学情境中观察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35]课例研究一般要经历确立研究主题、规划教学设计、实施课堂观察、开展课后研讨、形成研究报告等环节。[36]

三是主题研修。主题研修是校本教研的重要形式,它围绕教学中有待解决的某一具体问题,骨干引领,人人参与,进行目标清晰、主题凸显、有一定深广度的校本研修活动。[37]主题研修以问题为活动导向,以研讨为活动形式,强调活动的针对性、研究性和实效性,能够有效地调动教师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教师教育教学问题的有效解决和教学改进。[38]主题研修可以通过如下步骤进行:筛选问题提炼研修主题,创新思路制定实施方案,围绕主题开展实践研讨,反思总结提升研修品质。[39]

四是课题研究。校本研修背景下的课题研究是一种改进教师教育教学行为而进行的研究,是一种从实践到理论再回到实践的研究,在不断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普遍性的知识真正化为自己的知识、经验和理论。[40]校本研修课题化既可以完成课题研究的任务,又可以解决校本研修碎片化的问题,使研修目标更具针对性,研修活动更具连续性,研修方式更具操作性,研修内容更具适应性,研修过程更具参与性,研修结果更具生成性。[41]

课题研究可以形成学科专家引领研究、教研组主体研究、骨干教师参与研究、全校教师介入研究的集体行动研究,使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相结合、校本研修和学科建设相结合、骨干教师成长和学科团队发展相结合,实现教科研训的一体化。[42]

五是网络研修。信息技术拓宽了校本研修的方式和途径,如博客是一个可以提供低技术要求而有广泛群众性的研修环境,QQ群是灵活便捷、可深度交流的研修途径,视频资料是可深度加工、可有效使用的研修资源。[43]基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研修模式已经兴起,在网络环境中有各种不同类型的学习者和助学者共同构成一个交互、协作的学习团体,成员之间以网络为工具,进行沟通、交流,获取知识,共同完成研修任务,并形成相互促进的人际氛围。[44]网络研修促进了校本研修由传统教研向现代教研转型,“教师网络研修社区”成为推进研修专题化、研修常态化、研训一体化的重要组织形式。[45]

(五)教研组文化建设

教研组文化建设作为教研组建设内涵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其重要性已经逐步被人们所认识。研究者对教研组文化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研组文化的本质,二是教研组文化建设的路径,三是教研组文化建设的意义。

教研组文化的本质。教研组文化是指教研组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人文精神、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它是教研组发展的内驱动力。新课改背景下的教研组文化应该是坚持民主的文化,是贯穿人格独立、对话平等、教学相长理念的文化;应该是追求发展的文化,是体现敢于扬弃、拒绝平庸、鼓励超越精神的文化;应该是追求高品质教研修养的文化,是团结协作的文化,是充满个性特征的文化,是勇于创新和敢于失败的文化。[46]由此观之,教研组文化是教研组成员自觉的精神和价值观念体系,是教研组成员共有的行为规范体系,是教研组成员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教研组文化构成了教研组运行发展的内在机理,对置身于教研组文化之中的教师个体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潜在的影响,从而深层制约着教研组建设的方向。[47]

教研组文化建设的路径。建设教研组文化首先要对教研组文化生态进行自我诊断,确立教研组的核心价值追求和发展远景,培育同伴互助共生的文化氛围,积累和丰富教研组的文化资源,逐步内化和提升教研组文化管理的意识。[48]建设优良的教研组文化,需要建设教研组物质文化,打造教研组精神文化,完善教研组制度文化,开展有效的研修活动,营造良好的教研组氛围。[49]新课改背景下的教研组文化建设,还必须确认新课改所蕴含的教育教学观及其行为方式的价值,并实现它们在教师之间的共享或转移;再造教研组这个专业组织的体制,确认骨干名师(特别是教研组长)所倡导的观念和行为方式的价值;建立利益补偿机制,形成教师团队评价和激励制度。[50]

教研组文化建设的作用。教研组文化建设旨在“育师”、“育人”,培育具有新理念、新思维、新行动的教师,通过将蕴含着教研组价值观念的“文”,“化”进每一个教师的精神世界,去改变教师,发展教师。[51]具体来说,教研组文化是教师成长的生态环境,有利于教师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而规范、引领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教研组文化所形成的教研组运行的内在机理,会激发和提升教研组成员的内驱力和职业使命感,走专业成长的自觉发展之路,过高品位的职业生活;教研组文化有利于促进教研组形成自己的教研风格和特色,使教研组运行和发展能够全方位、高品位、可持续。[52]

二、研究进展评析

通过对检索文献的辨别、比较和分析,发现20多年来广大研究者在教研组建设和研究方面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当然也有需要进一步改进之处。

(一)主要成绩

一是研究范围不断拓展。从检索的文献内容看,教研组建设研究的范围不断扩大,以教研组建设的策略方法为主(占检索文献的52.6%),以教研组建设的作用为次(占检索文献的17.9%),涉及教研组活动的有效形式、教研组性质研究、教研组文化建设,还有少量文献涉及到教研组发展的历史研究和中外比较研究等等。这些方面的研究观照了教研组建设的核心要素和主要内容,比较真实地反映了我国中小学教研组建设研究的现状和全貌。比如,在教研组建设的策略和方法上,通过制度管理建立教研组发展的规范,通过优化方案搭建教研活动的载体,通过建立评价机制促进教研组发展的可持续,既有整体建构的制度设计,又有具体操作的方案精选,还有保障发展的评价机制,这些构成了教研组建设策略和方法的立体思考。又如,在教研组作用方面,研究紧扣教研组的功能,围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成长、提高教师专业化建设水平和推动新课程改革深入实施等三个方面,方向明确,重点突出。再如,在校本研修方面,不仅研究校本研修的有效形式,还提出了不同研修形式的目的、性质和一般步骤,并关注信息技术对研修活动的影响和促进作用,注重实际,与时俱进。

二是研究视角不断扩大。文献关注教研组长队伍建设,重视教研组长在教研组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无可替代性,客观分析了教研组长的生存状态,并根据教研组长的角色转换的现实需要,提出了具有可行性和发展性的教研组长培养路径。教研组建设的历史研究,勾勒了我国教研组发展的历史轨迹,为考察教研组发展脉络及趋势提供了指向;国际比较研究开阔了研究视野,为研究进一步提升教研活动有效性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可资借鉴的范式。

三是研究内涵不断丰富。关于教研组性质的研究将教研组建设推向新高度,标志着教研组建设从关注技术、重视操作向强调理论引领、重视内涵发展的方向深化。对教研组性质的认识由“教研组织”、“团队组织”到“学习型组织”再到“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变化过程,是对教研组本质、功能和作用的认识随着教育发展而不断深化的过程。“教研组织”强调组织活动内容,“团队组织”强调组织成员之间的协作互助,“学习型组织”强调组织的长远发展,“专业学习共同体”在重视组织长远发展基础上突出强调成员的专业发展。这种认识上的变化,突出强调了对教研组建设的系统思考,既明确了教研组的发展方向和建设路径,又解决了教研组发展的动力系统和保障机制,能够发挥教研组各构成要素的合力,彰显教研组运行的逻辑力量、结构力量,体现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研组发展的本质属性和时代特征。

四是研究层次不断提升。教研组文化建设是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教研组发展,大大地提升了教研组建设研究的层次。文化是指一个群体的主流价值观,是组织成员共同的价值认同和精神自觉。教研组文化作为一种组织文化,在心理上表现为成员个体对组织工作认知的价值取向,在观念上表现为成员个人对组织事务的自觉主张,在行动上表现为成员自身对组织工作的自觉选择。关注教研组文化建设,就是抓住了文化的特殊功能,抓住了教研组建设之根本。关于教研组文化建设的研究文献,既有对教研组文化的价值判断,又有教研组文化建设的路径和方法,还有教研组文化建设的作用和意义,从而构成了教研组文化建设的认识论系统、方法论系统和价值论系统,这三个系统又形成文化视阈下教研组发展的内在机理并凸显教研组文化的张力。

五是研究队伍不断优化。从文献作者的构成看,从事基础教育教学的一线教师为研究主体,他们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对教研组的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法等有切身体会和实际需求,提出的问题有现实性,解决问题的方案有针对性,可视为实践派研究。2003年开始,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研究视角开始关注到中小学校教研组建设,高校和教育科研院所的少数专家学者也关注教研组建设,研究生和专家学者们受过学术研究的规范训练,他们用科学的精神、严谨的态度和研究的方法对待教研组建设,或深入学校调研,或开展教育实验等等,通过教研组建设的生动案例提出教研组建设的策略和方法,可视为学术派研究。学术派研究的加入,优化了研究者队伍,提升了研究的高度,实现了教研组建设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二)不足之处

一是教研组建设研究内容的系统性不强。从487篇文献看,同一类别研究对象在内容上同质化倾向严重,大同小异的操作方法居多,科学判断分析偏少。在413篇期刊文献中,56篇文献发表于13种教育学类和基础教育综合类核心期刊(北大核心),357篇散见于其它180多种期刊,教研组建设文献的集中度较低,研究内容缺乏系统性。以“教研组建设的策略方法”为例,256篇文献基本上都是教研组工作常态的基本要求,云大家之所共知,如“教研制度建设”、“教研活动载体”等等,缺乏对教研组工作常态基本要求的作用、原因的探究,缺乏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研组建设的有见地的思路和方法。有的文献内容看似有深度、有新意,但过于原则、失之空泛。如有学者提出通过目标化、经常化、多样化和专题化的教研活动提升教研组建设的活力、增强发展动力,但却没有指出制定目标的依据,没有阐明上述几个“化”之间的逻辑关系,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之感。

二是对教研组发展现状及原因的认识不足。从文献内容来看,对教研组发展的现状描述语焉不详,对教研组的现实生态缺少事实判断,对这种现状的根源没有深刻剖析。事实上,中小学教研组功能行政化,组长边缘化,校本研修无序,区域教研低效,甚至许多所谓的课堂教学改革都是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伪作,简言之,教研组运行水平不高、层次较低,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学校管理科层化,强化行政功能,弱化教育使命,淡化学生发展;二是急功近利的教育行为消解了教研组的职能发挥,将本该丰富的、生动的校本研修变成简单的、机械的重复的集体备课活动;三是鲜有将教研组建设放在教育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考量,没有充分认识到教研组建设对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能动作用,更没有认识到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对于教育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三是教研组性质研究的教育理解不深。教研组性质的研究和界定体现了对教研组这个特定组织认识的不断深化,将教研组定性为“学习型组织”、“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标志着已经用组织学理论来指导教研组发展,这对教研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对教研组性质的界定基本上是用组织学原理对教研组进行结构性分析,泛化了教研组这种专业学习共同体的特殊性。事实上,学习型组织源于西方对企业组织建设的研究,非出自对教育组织的深度考察,而企业组织和教学研究组织有着本质的区别,企业组织建设的终极目的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教研组建设的逻辑起点和终点都是促进学生生命成长。另外,西方关于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研究尚处于积累阶段,对于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与教师个人发展的关系的研究还缺少专门性论述,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何体现还缺乏鲜明的认识。而且,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这个概念来源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研究,其应用和推广需要本土化研究作为借鉴。[53]因此,需要组织学理论和教育学理论的真正融合,兼顾组织的共性、教育的个性和中国基础教育的特性,才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

四是教研组文化建设的教育关怀不够。从文化方面加强教研组建设,试图要将教研组发展推进到文化管理的高层次,但从文献内容看,只是从社会学角度将组织文化理论简单地移植到教研组建设上来,没有将教研组文化建设放到学校这个组织的总体要求和教育发展的宏观背景中去思考,没有彰显教育特质,使得教研组文化建设失之肤浅。文化是不能复制和不可移植的,文化发展的多元因素决定了组织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文化建设既要考察组织的历史积淀,又要分析组织的客观实际,还要追求组织的发展愿景,更要服从组织属性,才能在教研组文化建设中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不断丰富组织文化内涵。

五是教研组发展保障机制的有效性不高。在文献中有研究者提出建立评价保障机制促进教研组发展,这可谓切中肯綮,抓住了教研组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但研究者所提出的形成评价机制的导向性、客观性、科学性、认同性和发展性等原则,还不能有效解决教研组建设的可持续性,缺乏对促进教研组发展的保障机制的深度思考。评价机制只是考察教研组建设的优劣与好坏,保障机制是评价机制内涵的延展,要在评价机制的事实判断基础上进行价值判断,通过制度的结构要素形成促进教研组建设的动力系统,保障教研组建设的可持续性。

三、未来研究展望

纵观教研组建设的现实状况和教育发展趋势,可以肯定的是,教研组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将日益凸显,教研组建设定会越来越被重视。鉴于当前教研组建设的实际状况和未来教育发展对教研组建设的要求,今后教研组建设的研究领域将进一步拓宽,研究的主题和内容会有新的拓展,与教研组建设相关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多,其中以下两个方面特别值得关注。

一是关注教研组建设的现实条件。教研组建设必须要放到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下来考量,尊重教育发展规律,遵循教研组内部元素之间的必然性。然而,教育现实的复杂多样性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教育的实践走向和价值追求。教研组建设是基于实践的行动探索,必然要兼顾教育发展的实际状况,关注教研组建设的现实条件,关注不同地区特别是乡村基础教育发展现状,研究乡村教师生存现状、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以及其他制约乡村教育和乡村教师发展的诸多因素,特别是在校本教研少同伴、专业发展少引领、研修过程少技术的现实条件下,乡村学校教研组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关注不同发展层次学校的现实差异,研究不同层次学校教研组建设的运作机制,研究它们在校本化实施国家课程的过程中教研组运行的形态、特征;关注学科差异,研究不同学习领域的学科教研组之间的差别化特征,在遵循教研组建设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探索异质学科教研组建设的内容、重点、路径和方法;关注新课改对教研组建设的新要求,研究传统教研组建设遇到时代变革后发展范式的转变,研究教研组如何赋权增能、赋能增质,如何由学科本位转向学校本位,如何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建设和成员的专业发展相结合。

二是完善教研组建设的发展机制。教研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课程实施、学生成长、教学活动、教研活动、教育科研、教师发展、学校发展等之间是有逻辑关系的。课程实施是为了学生发展,教学活动是实施课程的行为,教学活动中有需要解决的问题于是有了教研活动,教师个体之间有差异于是教研活动就需要骨干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将教研活动的成果进行总结提炼并用理论深化的过程就是教育科研,将教学研究、教育科研的成果用于指导教学活动,提高课程实施水平,促进学生生命成长,提升教师专业发展,丰富基础教育内涵,这一切就构成了教研组工作的全部内容。因此,需要进一步厘清教研组内部各元素之间的关系,完善教研组建设的发展机制,使教研组这个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在学校教育中充分发挥其功能。

教研组建设的发展机制可以由三方面构成,一是教研组建设的内容体系,二是教研组建设的评价机制,三是教研组建设的保障机制。内容体系可以通过研制《中小学教研组建设标准》,明确教研组建设的维度、内容和要求,规范教研组建设的行为,解决教研组建设“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评价机制通过发展性的科学评价指标来规范教研组建设的尺度,解决“做得如何”的问题;保障机制通过调整、规范教研组内部各要素的质性关系,形成促进教研组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解决教研组建设好与不好和“怎么办”的问题。这样,教研组建设的内容体系、评价机制和保障机制就形成了教研组建设的发展机制。事实上,教研组建设的发展机制也是教研组文化形成的重要途径,通过发展机制的规训,实现成员认知和行动自觉认同的教化,从而达到文化管理的新境界。

—————————

参考文献:

[1] 潘光友,等.学术论文关键词的概念辨析和选词应注意问题[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S2).

[2] 马国栋.教研组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甘肃教育, 2013, (12).

[3] 向荣. 新时期科学教研组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中学物理,2015,(2).

[4] 伍红林.当代学校转型变革中的教研组建设[J].教育发展研究, 2014, (24).

[5] 张慧.以制度保障为本,扎实推进教研组建设[J].上海教育, 2008, (3).

[6] 邹叶.教研组建设的实践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 2005, (7).

[7] 李国元,等.中小学校新型教研组建设探索与实践[J].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2, (12).

[8] 伍红林.当代学校转型变革中的教研组建设[J].教育发展研究, 2014, (24).

[9] 梁国就.中学教研组的建设与评价[J].基础教育参考,2012, (17).

[10] 朱卓君.教研组评价的基本原则[J].中小学管理,2003, (3).

[11] 梁国就.中学教研组的建设与评价[J].基础教育参考,2012, (17).

[12] 陈秋兰.教研组长引领下的优秀教研组建设研究[J].课程教学研究,2014, (1).

[13] 杜芳芳.教研组长教学领导力的提升:从学科协调者到学科领导者[J].中小学管理,2013, (2).

[14] 江怀霞.中小学教研组长领导力现状分析[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大学,2013.

[15] 王成军,王永和.对教研组建设的思考[J].现代教学,2007,(7).

[16] 曹发根. 加强教研组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J].江西教育,2009, (12B).

[17] 黄德. 切实加强教研组建设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J].课程教育研究,2014, (2).

[18] 胡惠闵.教师专业发展背景下的学校教研活动[J].全球教育展望,2005, (7).

[19] 林岚,汪明帅.教师专业发展背景下学校教研组改进构想[J].教育科学研究,2009, (8).

[20] 熊焰.学校中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J].课程·教材·教法,2004, (4).

[21] 董丽.基于教研组的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09.

[22] 罗移山.新课程背景下学校教研组转型建设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23] 李叶峰.建国以来中小学教研组建设的历史考察[J].教学与管理,2012,(1).

[24] 韩国梁,黄志成.合作发展型教研组[J].全球教育展望,2004, (11).

[25] 杨炎轩.从教研组到教师团队:组织结构理论的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09,(8).

[26] 徐君伟,左林华.同伴指导对我国教研制度建设的启示浅析——教师合作的视角[J].中国教育学刊,2012,(6).

[27] 彭菁.创建学习型教研组的时间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7.

[28] 万勇,等.学习型教研组:教师专业发展视阈下体育教研组的应然走向[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1).

[29] 胡艳.专业学习共同体视角下的教研组建设[J].教育研究,2013, (10).

[30] 单志艳.走向中国特色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教研组变革[J].教育研究,2014, (10).

[31] 张扬群.新课程背景下集体备课的思考与探索[J].教育论坛,2008, (16).

[32] 万银洁.集体备课的现状及思考[J].江苏教育研究,2010,(9).

[33] 黄桂君.集体备课的现状及若干观念问题[J].基础教育参考,2010, (8).

[34] 安桂清.课例研究的意蕴和价值[J].全球教育展望,2008, (7).

[35] 齐渝华,等.以课例研究为载体探索教师研修的新途径[J].课程·教材·教法,2010, (10).

[36] 安贵清.以学为中心的课例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3,(2).

[37] 郑雨明,黎兵.主题式团体研修低效瓶颈的突破[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 (2).

[38] 李荔.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主题式”校本研修[J].上海教育科研,2014, (1).

[39] 张航,等.主题研修:构建高效教研新模式[J].四川教育,2014, (12).

[40] 赵飞君.依托“课题研究共同体”深入开展校本研修[J].上海教育科研,2006, (7).

[41] 杨荣波.课题研究与校本研修的整合[J].上海教育科研,2010, (7).

[42] 徐伯钧.微课题研究:区域教科研训一体化的有效路径[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4, (12).

[43] 严加平.怎样组织网络研修[J].上海教育科研,2010, (7).

[44] 华晓宇.基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教师研修模式分析[J].教育评论,2015, (5).

[45] 汪文华.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建设与常态研修实施策略研究[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5, (6).

[46] 徐伯钧.教研组是教研成为教师生存状态的土壤[J].语文教学通讯,2006, (10).

[47] 李政涛.什么是教研组文化[J].上海教育科研,2006, (7).

[48] 陈薇.教研组文化创建的系统尝试[J].中小学管理,2007, (6).

[49] 陶惠萍.教研组文化建设的路径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10.

[50] 杨炎轩.教研组文化变革:组织文化变革理论的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10, (10).

[51] 陈忠明.从学校文化到教研组文化[J].中小学管理,2007,(6).

[52] 贡和法.课改背景下教研组建设的文化思考[J].基础教育,2008, (7).

[53] 宋萑.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2

 

 

Research Review on Our Country's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Teams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Abstract: Teaching and Research Teams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play a vital role in fundamental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Based on the combing and analysis of scoured documents, we can find out that we have made some advanc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teams, which focus on construction approaches, roles played by such team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eam cultures, indicating that the research of such teams has been transformed from technical operation to pursuit of values and from forms to contents. Meanwhile, there exist some disadvantages. For example, our construction is not systematic and we are lacking in understanding the deep contents of education and our development lacks guarantee mechanism. Considering the status of our research ,our future research shoul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ethnic theoriesfocus on real conditions and polish up development mechanism for such teams.

Key words: teaching and research teams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fundamental education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teams

Author: Xu BojunPh.D.associate professor of Jiangsu Second Normal UniversityHead of Research Institute of Teacher DevelopmentJiangsu Institute of Education Science Research (Nnajing  210013)

 


(本文出处:《教育研究》2016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