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江苏教师发展研究 » 成果展示

历史201903:历史教学如何关注女生

这个月听了几场关于女生学习情况的调查报告和讲座,结合我所任教的历史学科的特点,有如下感悟:

1.历史学科的式微和女生独特的生理心理特点使女生难以对历史产生兴趣

初中、小学的历史都不计入学期末的总分,有所谓“副课”之说。惯性思维,进入高中后的学生还是有这五种心态。江苏省自2008年新课改后的第一次高考至今,历史都作为选修科目只划分等级不计入总分,这在无形中降低了历史在高考的五门科目中的地位。历史学科好像越来越不“重要”,类似“副课”的说法似乎愈加得到了证实。

此外,社会也不关注历史学科的重要性。在市场经济大潮下,人们都重视哪些能够创造巨大利润的学科,扎根于古书和档案中的历史自然不遭待见了。近年来的高校中的文科生就业率低于理工科毕业生的客观数据就表明了:“历史,想说爱你不容易”。

如此事实,学生和家长自然十分清楚,历史学科的关注度也就大受影响。历史成绩只要能过得去就行。这样的观念肯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消极影响。于是,历史学习就成了关键时候背背书的活动。另外,现代互联网技术日益普及,大众传媒迅速发展,知识、信息的普及化程度已大大提高,历史课本、历史课堂早已不是学生唯一的信息源,学生借助互联网、电影电视等现代技术手段也能轻松获取有关历史方面的知识。“历史没有什么深奥的学问”、“学历史只要背书”的错误观念在学生中普遍流行,学生很难对学习历史产生多大热情。

况且,历史学科有其独特的特殊性,研究的是过去的人和事。既然是已经过去的人和事,当然具有不可再现性,越是久远,学生越是不感兴趣,越觉得没有学习的必要。并且历史知识有众多的人物、时间、地点需要记忆,学生更会觉得枯燥无味。高中时期的女生正处于生理心理急剧变化的时期,加上女生本身倾向于形象感悟而不喜理性思维的特质,再结合以上的原因,造成不少女生缺乏历史学习的兴趣。

2.落后的历史教学的方法不能吸引女生的兴趣

中央虽然三令五申不得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大搞应试教育,但是在然高考一张试卷定乾坤的前提之下,社会、家庭、有关部门仍然地以考试成绩优劣与否来比较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教学质量,一个学校的领导层往往也以考试成绩来考查教师的工作是否认真、有效。因为这种极具“功利性”的评价标准,有些历史老师上课时索性“满堂灌”,将大量的历史知识一股脑强迫灌输给学生。为了检查学习效果,不管学生喜欢与否、理解与否,强制要求学生背诵、默写,课后又布置大量的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老师的这种做法现而今相当普遍,这试试简单地将学生当作知识的存储器,完全忽视了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历史课堂本可充满乐趣。但是在一切以考试内容为主、一切为考试内容让步的情况下,历史教师也只能讲一些自认为与高考有关的“知识”。老师因“垄断”了知识自然而然地成了课堂教学的强势权威者,学生则相应地沦为被控制群体和单一的弱势被动接受体。在这种单调无趣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变成了“填鸭人”和“鸭子”,或者“邮递员”和“邮箱”。原本应该师生互动的课堂变得压抑沉闷,睿智精彩的师生对话变得干瘪无聊。于是,听课时经常能在一些历史老师的课堂上听到诸如此类的警告:“这个知识点经常考,很重要,同学们务必用笔划下来”。“划重点”、“记笔记”、“背书”、“默写”等就成了某些老师课课都用的、屡试不爽的教学方法,相应地也就成了学生的枯燥无趣的学习方法了。

历史知识丰富多彩,历史人物风格迥异,历史事件扑朔迷离,这些都应是历史课吸引学生的优势。但是,历史老师往往是以一种固定不变的模式来授课,以一种整齐划一的既定目标来约束学生,全然不顾班级与班级的差异、学生与学生的不同。越是老教师,这种现象越明显。他们会根据多年的上课经验,把历史课划分为四大个步骤:第一步,讲解历史事件的背景或原因;第二步,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经过;第三步,总结历史事件的影响或意义;第四步,评价历史人物的贡献与局限。这样的老师课堂上也会举例证明自己的观点,但是不注重知识更新的老师忽视了与学生的代沟,说话举例依然以前的老一套(有的老师从工作第一天起上课所举的例子一直用到退休),严重与学生的年龄和生活的年代脱节。诚然,这传统的“四步走”确实能大致讲出课本的内容,提高为应对考试的所谓的教学“有效性”。然而,如果每节课都这么教条化、机械化地讲历史,不要说学生,就连老师也感到历史课毫无生气、历史学科无聊之极!女性大多感性思维,喜欢形象化、生动化的内容,不喜欢呆板无趣,她们能在这样的课堂上不开小差已实属难得,还奢谈什么学生对历史感兴趣?